形塑未來醫療的五大主題

部落格

如果說有一件事情人人都放在心上,那就是我們自身以及愛人的健康,常保身體健康可以說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標。既然這樣,那為什麼當前的醫療體系卻是以治療,而非預防為導向設計呢?如果要為社會所有成員提供終身的健康支持,我們就必須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打造及傳遞價值。我們該做的是為美好人生開立處方簽,只有這樣,才能遠離終身掛病號的人生。

首先,讓我們先來談談健康與福祉如何攸關日常生活,這當然也包括你的生活,請試著想像以下情況:  

  • 一位單親媽媽很想維持健康,但卻找不到時間運動。

  • 一位青少年因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必須耽擱人生計畫。

  • 你親眼目睹朋友受到不明的健康問題所苦。

  • 你的家人其實生了重病,但都沒有人發現異狀。

  • 你的同事大病初癒,但生活卻難以回到正軌。

  • 一位高中孩子亟需心理及社會支持,但卻無法獲得資源。

  • 你社區的一位長者一個人生活,日子越來越孤單。


上述這些情況聽起來很熟悉,對嗎?這些例子正是最佳鐵證,說明了當前的醫療體系已殘破不堪且不再適用,正如你可能已經在我們的第一篇文章中讀到的一樣。目前的醫療體系並未能替社會大眾提供需要的價值,大眾不僅無法維持身體健康,即便生病時,也未必能夠獲得最好的服務。


醫療的未來

在 BMI 方略,我們持續在醫療領域與許多創新者合作,包括像你這樣有志帶頭推動變革的創新者。回顧過往的合作經驗,加上現下所觀察到的轉變,我們歸結出了我們認為會形塑未來醫療體系的五大關鍵主題:

  1. 整體的健康觀點

  2. 為自己負責

  3. 量化自我

  4. 連續性服務

  5. 跨領域合作


整體來說,這些主題已經在形塑未來的醫療體系,接著,讓我們來進一步瞭解這些主題的定義,並看看一些值得參考的例子。

主題 1:整體的健康觀點

說到健康,我們的關心重點應該是「整個人」,而不只是他們疾患及身體狀況。根據美國醫療資訊網站 WebMD 的定義,「整體醫學」(holistic medicine) 是一種以「整個人」為考量的治療形式,其關注的是個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期望讓每個人都能達到最佳的健康與福祉狀態。

整體醫學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待健康與福祉,其基本原則如下:

  • 每個人都有治癒自己的能力。舉例來說,Simple Habit 這一間公司便利用應用程式協助忙碌的現代人練習冥想,藉此發掘每日冥想的力量。

  • 治療過程中,患者與醫師應站在同一陣線,攜手努力利用各式治療或保健方法來瞭解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美國醫療保險公司 Oak Street 為例,他們便與患者合作,透過創新的醫療方法向患者展現如何將心理健康結合進基礎醫療領域。另一個例子是非營利健康組織 Dignity Health,他們相信應透過整體照護的方式來推動以人為本的治療,而非只是關注如何根治疾病。

  • 治療不應只是緩解症狀,而應該解決導致疾病的肇因。


主題 2:為自己負責

除了被人照顧之外,我們也必須照顧好自己,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健康及福祉負責。要做到這點,首先必須先瞭解自己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健康和幸福,只要掌握所需工具及技能,人人都能在充滿不確定及混亂的世界茁壯成長。


如果能為自己的健康作主,就可以依照自身需求,為自己決定想要接受什麼樣的治療。不過,要為自己做決定之前,必須先從醫師、保險公司及社交圈獲得充分資訊,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舉例來說,在荷蘭,患者只要在全國地圖上選擇某一間醫療照護提供機構,就可以看到他人的經驗分享。此外,許多國家都有像英國「Ask3 Questions」這樣的計畫來改善醫病溝通,藉此,患者可以獲得最適合其需求及生活的治療方式。

最後,結論是:如果有更多人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人類全體就能過得更加健康幸福,長遠來看,因疾病受苦的人也會因此減少。


主題 3:量化自我

要能夠「為自己負責」,必須具備健康意識,並對自己有一定的理解。這就是為什麼量化自我 (Quantified Self,QS) 在未來醫療體當中是一大關鍵主題。量化自我指的是,透過自我量測來進一步認識自己。


乍聽之下,自我量測會讓人想到踩上體重計,或是拿捲尺測量腰圍的畫面,但這些都已過時了。現今,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健康應用程式及互動式計畫 (如 Fitbit Health Solutions23 and Me),可協助大眾自我量測、設定個人健康目標,並積極付諸實踐。


 此外,也不乏各式設備及服務,可用於追蹤身體活動、熱量攝取、睡眠品質及姿勢,以及其他影響個人健康的因素。隨著這些產品陸續推出,更重要的是,必須確保大眾能夠輕鬆使用,達到改善自身健康與福祉的目標。


主題 4:連續性服務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我們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療,身體健康及充實生活是一種基本需求。但我們終究會生病,而生病時,理所當然地需要最好的治療,不過,我們要的並不是特效藥。醫療照護提供者跟以改善生活方式及健康為重點的企業應提供連續性的服務,涵蓋預防、照護及治療:

healthcare

healthcare
1. 預防

預防作為一種醫療服務,強調以主動積極的方法協助大眾維持身體健康,並在問題出現前即早預防。古巴的醫療體系便是以預防為核心所設計,在古巴,家庭醫生每年都會為社區民眾進行健康檢查,並密切監督民眾健康狀況。

2. 照護
3. 治療

如你所見,就在這個當下,醫療的連續性仍不斷發展。不過,還有一項關鍵因素,可以讓醫療領域持續茁壯且永續成長,那就是跨領域合作。

主題 5:跨領域合作

要讓社會大眾保持健康,且在生病後能夠有效恢復健康,遵循當前醫療體系的作法已不管用。要能妥善因應此項重大挑戰,除了醫療領域之內的突破,我們也需要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以下為跨領域合作的一些有趣例子:

  1. Headspace 這款應用程式旨在透過冥想教學及指導來提升社會整體的健康與福祉。他們除了為個人用戶提供訂閱服務之外,也為公司行號設計心理健康計畫。近來,Headspace 也與美國玩具商 Mattel 合作,希望讓孩子從小就用玩遊戲的方式認識冥想。

  2. Food4Me 計畫由歐盟執委會出資,專門研究個人化營養,包括其商業及價值創造模式。要推動營養個人化,目前還有重重難關,要讓食物真正成為良藥,需要更多的合作關係。

  3. 美國知名作家 Ariana Huffington 於 2016 年創立了 Thrive Global 平台,這一切的契機是因為她在 2007 時因為睡眠不足及過度疲勞導致身心崩潰。Thrive 集結了所有與過勞相關的最新科學知識,打造了一個整合式平台,協助用戶預防過勞。


如同那句老話「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唯有攜手合作,才能不斷向前。透過匯聚各方力量,健康與福祉的未來將如太陽一般閃耀。


下一步是什麼?

如你所見,有許多方法可以替大眾的健康與福祉提供更多價值。雖然目前的醫療體系停滯不前,但我們看到了充滿熱情的醫護專業人員、新創公司及企業,他們持續尋找全新的創意方法,期望以不同方式開拓健康與福祉領域。我們僅談到了這五大主題的皮毛,那你呢?你計畫如何為以人為本的醫療體系做出貢獻呢?

準備好要打造新世代的健康與福祉了嗎?

下載我們出版的「健康與福祉 Playbook 英文版」,探索「3種為終生健康與福祉而設計的商業模式 。」